近日,天津市教育系统关工委下发了《关于公布了2025年“读懂中国”优秀作品评审结果的通知》,我校关工委报送的作品均获得二等奖,取得历史最好成绩。

学校关工委认真落实教育部关工委《关于开展2025年“读懂中国”活动的通知》精神,紧扣“弘扬时代精神,建设教育强国”的主题,通过征文和微视频的形式讲述退休教师的故事。
《师生情——记史老师与刘嘉仪的故事》微视频作品讲述了刘嘉仪同学通过史国有老师讲党课,深受鼓舞,与史老师建立联系。史国有老师不断引导她,鼓励她,两年多来,刘嘉仪表现优异,不仅成为中共党员,还被评为“全国优秀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”,学生的进步与成长,让史老师倍感欣慰。
《一片丹心育桃李 三尺讲台写春秋——记我心中最美教师秦曼华》讲述了秦曼华老师从教数十年,注重以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,更以慈母之心关怀学生成长,带领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。退休后,她仍心系教育,成为学校“五老”宣讲团成员,通过讲座与学生交流,诠释了工匠精神和最美教师的光荣称号。
《讲台与舞台的交响——一位男高音教师的职教人生路》讲述了李玉钢老师创新融合音乐与国际商务教学,创立“音乐情境教学法”,深受学生好评。退休后,他投身音乐文化产业,完美演绎了从传道授业到文化传承的生命交响。正如他常说的:“商务是理性的旋律,音乐是感性的经济学,二者终将在更高处共鸣。”
《讲台育商才 丹心铸栋梁》讲述了鲍娜老师坚守职业教育近四十年,她创新地将课堂搬进企业现场,注重商科实战教学,并作为心理咨询师关爱学生成长。同时,推动校企合作改革,培养了大批商业人才,用毕生心血诠释了教育者的奉献与担当。
今后,学校关工委将持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,深挖有故事的“五老”,做好全方位宣传发动,扎实开展“结对访谈”,有效发挥老同志“活历史”“活教材”作用,不断增强“读懂中国”活动的思政引领力。
(来源:离退办)